近期,全国多地新冠病毒感染呈现活跃态势,南方省份阳性率显著高于北方,引发公众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疾控)最新监测数据显示,4月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检测阳性率从7.5%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从3.3%升至6.3%,南方省份疫情尤为突出。专家分析指出,此轮疫情与群体免疫衰减、病毒变异及防控意识松懈等多因素相关,但整体仍处于可控范围,预计5月中下旬达峰后将逐步回落。
疫情现状:南方阳性率攀升,港澳地区同步活跃
根据中疾控数据,4月(第14周至第18周)全国新冠阳性率持续上升,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普遍高于北方,广东省4月报告新冠发病数达23188例,较3月激增逾5倍。港澳地区同样面临疫情压力,香港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创一年新高,且出现多例儿童重症病例;澳门近期阳性率波动回升,显示病毒活跃度仍较高。
当前流行毒株以XDV变异株及其分支(如NB.1)为主,属于奥密克戎家族,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但致病力未见显著变化,现有疫苗仍具保护效力。
原因分析:免疫屏障减弱,防控意识松懈
西安交通大学感染科专家党双锁指出,上一波自然感染高峰已逾一年,人群抗体水平下降,加之2025年初流感流行强度较低,为新冠反弹创造了条件。同时,公众防控意识从“超常规”转为“薄弱”,部分医院取消常规检测,导致病例发现延迟。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进一步解释,新冠与流感交叉流行导致免疫间隔规律消失,且人群对新冠的关注度降低,加速了病毒传播。
趋势预测:5月中下旬达峰,6月或将回落
多省市疾控中心及专家研判,此轮疫情高峰预计在5月下旬前后出现,整体持续6-8周,6月中下旬阳性率或降至5%以下,不影响高考等重大活动。南方医科大学彭劼教授表示,疫情规模将低于既往高峰,重症比例维持低位,但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仍需重点防护。
防护建议:分层应对,科学干预
专家呼吁公众采取分层防护策略:
重点人群加强防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应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
早期药物干预:感染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辉瑞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先声药业先诺特韦等),可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
症状监测与就医: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及时抗原检测,老年人及基础病患者需尽早就医。
社会应对:精准防控,避免恐慌
国家卫健委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需通过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疾病负担。医疗机构应加强监测,公众需保持理性,避免过度恐慌。
结语 尽管新冠活跃度上升,但我国医疗资源储备和防控经验为应对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专家提醒,个人防护与科学干预仍是遏制传播的关键。随着夏季来临及防控措施落实,疫情有望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来自作者[鲁洋泽]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astcode.vip/yxjl/202505-3151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鲁洋泽”!
希望本篇文章《西安疫情最新进展(新冠活跃态势再起)》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近期,全国多地新冠病毒感染呈现活跃态势,南方省份阳性率显著高于北方,引发公众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疾控)最新监测数据显示,4月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检测阳性率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