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别名还元大
1、地黄的别名有生地、生地黄、干地黄、淮地黄、怀庆地黄、大生地、地髓、地黄炭、熟地、熟地黄、大熟地、熟地炭、还元大品。地黄,中药名。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炮制后用。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
2、据宋朝陶谷所著的《清异录·药谱》记载,还元大品是汉地黄的别名。这里的“还元”二字,有着返璞归真、恢复本源之意,反映了古人对于药物能够治疗疾病、恢复人体健康的美好愿望。而“大品”则可能指的是这种药材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优势,或者是因其用量较大而得名。
3、地黄在农村别名地黄是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又叫生地、生地黄,它的别名有芐、怀庆地黄、小鸡喝酒、地髓、怀地黄、鲜地黄等。
4、地黄除了在农村被称为地黄和地黄金外,还有生地、生地黄、芐、怀庆地黄、小鸡喝酒、地髓、怀地黄、鲜地黄等别名。这些别名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有所差异。地黄的价值与产地 药用价值:地黄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具有养津生津和凉血止血的作用,在中医药学中有广泛应用。
5、地黄的学名为Rehmannia glutinosa,属于玄参科植物。 地黄的根部是传统的中药材,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被记载。 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地黄药材可以分为鲜地黄(包括生地黄和鲜生地)、干地黄(包括生地黄和干生地)以及熟地黄。
地黄种植几年才能收获
一年。根据植物学资料,地黄在春季四月份下种,到了秋季的十一月份即可收获,其生长周期大约为一年。种植地黄常采用根茎分段繁殖的方法,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幼苗生长期、抽薹开花期、块根伸长期与膨大期、以及最终的枯萎收获期。地黄在25-28℃的温度下有利于种子发芽。
地黄种植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收获。 地黄,又称为“地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通常在清明前后进行地黄的种植,从种植到收获需要至少三年的生长周期。 地黄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尤其是河南怀庆地区的产量最为丰富。
地黄的种植周期通常为150至160天,这是从种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 地黄属于玄参科地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合用作自然景观的花卉布置。 地黄对生长环境的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偏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而不适宜在黏性大的红壤土、黄壤土或水稻土中生长。
地黄的种植周期通常为3至4年,这是从种植到收获完整的生长期。 地黄是一种对生长环境有一定要求的植物,它偏好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条件,因此主要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 地黄的生长周期大约为半年,春季是它的种植旺季。通常在4月份进行种植,到了11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收获。
地髓的主治
1、清热凉血: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养阴生津:用于治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如增液汤。生地黄的性味归经为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生地黄的作用有: 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止血:缩短血液凝固所需时间,具有止血功效。
2、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痈疖。用生地黄不拘多少,三捣三压,取全部液汁,装瓦器中,盖严,在热水中熬浓,去渣再煎成糖稀状,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地黄煎”。利血生精。
3、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 中国各地均有生产。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
4、与百合、粳米共煮粥。用法:1日内服完。来源:百病饮食自疗 枸杞子生地黄粥 功效:滋补肝肾,养心安神。主治阴虚火旺型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烦失眠等。材料:百合30克、生地15克、枸杞子12克、酸枣仁10克 做法:酸枣仁10克水煎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粥。用法:1剂/日,分早、晚2次温服。
5、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补血,滋补五脏。治内伤引起的虚弱,通血脉,利耳目,黑发须等。干地黄:甘,寒,无毒。主治元气受伤,气血虚弱,闭阻不通,填骨髓,长肌肉,除寒热积聚及风湿麻木。治跌打损伤。长期服用可轻身不老。生地黄:性大寒。
本文来自作者[硕涵柳]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tcode.vip/zhishi/202504-1701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硕涵柳”!
希望本篇文章《地髓地髓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地黄的别名还元大 1、地黄的别名有生地、生地黄、干地黄、淮地黄、怀庆地黄、大生地、地髓、地黄炭、熟地、熟地黄、大熟地、熟地炭、还元大品。地黄,中药名。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