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夏天的一天,吴祖光和新凤霞家里热闹得很,不是逢年过节,也没兴师动众,就是平日普通一场宴。可他们管这叫“敬老宴”,听说连齐白石都要来?就是那位画大虾出神入化、年届八旬,已经是大家景仰的齐白石。新凤霞心中慌乱带点兴奋,她年轻,名气响,舞台上的星,可眼下对着老人也紧张。
新凤霞不缺名气。那个时候,她唱一句,全城的收音机都能回响,那声音穿过胡同、院墙,钻进成百上千户人家。不是现在的饭圈文化,彼时追星才真叫热忱,有钱的能往台上扔钻戒,没钱的守剧院门口蹲一夜。
可新凤霞也没想过,人人公认的大师齐白石,竟是她的忠实听众。新凤霞年轻,漂亮,唱腔独特,舞台下她没见过齐白石,心想艺术家多高冷。哪成想偶像也有偶像,齐白石八十八岁,眼里带欣赏,也带着点青涩的激动。他盯着新凤霞,手攥得特别紧,目光流连不舍移开,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那气氛,谁都感觉出来了。旁边的人都不太自在。齐白石身边的秘书伍德萱受不了了,低声提醒:“您别老看人家姑娘了。”话落,老人脸一红,声也高了八度,“好看,怎么不能看?我都这把年纪了,还不能多看两眼?”结果全场一阵哄笑。
新凤霞倒大方,很顺势地说,“我是唱戏的,不怕看。”边上吴祖光顺坡下驴,齐白石也彻底放松,众人一团和气。忽然郁风开玩笑说,“那不如收凤霞当干女儿!”一下气氛升温,别人跟着起哄,变成半认真的事了。
新凤霞竟也蒙了,没料到在场面大师面前“认亲戚”的机会会这样来。她心里咚咚跳,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跟着气氛走,心花怒放地跪下行礼。齐白石乐得像孩子,嘴咧到耳根:“回头就正式办场酒,我要请客!”
哪有人抗拒认新凤霞当女儿,起码那一桌名流都不抗拒。倒是新凤霞,认完亲,回家还以为自己做梦。第二天,她真和吴祖光一起登门拜访,齐白石慈父模样,特地从一个老柜子里,掏出一堆点心。点心其实早硬了,有的都发霉,可齐老不知道这些,兴致高昂,那份心思让人不忍戳破。
两夫妻笑着尝了,这也不用计较,吃的是心意。之后,齐白石又让新凤霞挑画,她一脸迷糊地挑了一张画着知了的。这幅画本就单调,齐白石见她喜欢,当场提笔画补,枫树红叶加上去,整幅活了,安静极了。
那顿认亲酒,齐白石选在曲园酒楼,湖南菜,满屋子文人。照相、祝酒、气氛不断。结账时才出岔子——吴祖光竟偷偷把钱付了!齐白石当场炸了:“我的宴怎么能让你们结账?这认亲礼等于没办成!”全场哄然,老人执拗,非得再请一次。后来果真又请,拉着一屋子人再热闹一次。
从此两家算是拴到一处。齐白石喜欢新凤霞,不单因为对方唱腔好,更因为身世相近。一个湘潭小农家出身,一个天津贫苦人家长大,谁不是从底层熬出来?彼此乡音叠加,总有一种说不清的亲近。
养父母对新凤霞好得出奇,家里穷但没亏待她。新凤霞虽自小被拐,却没长出怨气,养父母教的是本分坦荡,她身上那点明媚,是从苦难里打下来的底色。新凤霞唱戏,从六七岁起,学到腔也磨到心。
这人不认命。评剧当年并没什么地位,粗粝乡音,能红一把几乎都靠命运眷顾。可新凤霞不准自己混日子,她觉得传统评剧唱腔腔调死板,不够灵动,就硬是自己摸索着改良。同行排挤,观众诋毁,她愣是熬下来了。孤独、委屈全自己消化。
她选融入其他剧种的唱腔、节奏,评剧变得柔和优美。讽刺的人多,支持者也有——关键一点一滴被新凤霞攒成了气候。这和齐白石的成长路一模一样,艺术都是靠磨的。
没多少人想新凤霞能红起来,评剧地位远远不如京剧,场子小观众窄,可新凤霞一生生扛,把一堆人打得目瞪口呆。连京剧都让了好几分风头,进北京后,她还自己组织剧团,成了剧院台柱。倒也有点夸张,红得离谱,登台就是卖座。
新凤霞这个人啊,一直温柔,成名后没变。帮身边人,有颗善心,朋友同事都说她性子好,不计较。可说她不记仇也不对,有仇不报?有。到大时代风暴来临,她吃了大亏,自己被批斗、家被抄,冷暖自知。连曾受她恩惠的后生都一板一眼狠狠下手。戏里的坚忍,成了生活的试金石。
这些年,她被下放干粗活,撑也要撑过来。家里遭殃,连齐白石的赠画都被抄走。她突然脑溢血,从此瘸了腿。没几人能撑下去,可她偏就这么撑着。
但话又说回来,她的遭遇是不是太惨了?有时候都搞不清,这公平不公平?可再糟糕,人还是活下来了。不只有,她还会写字、学画,本来大字不识,后来倒成了作家,写好几本让人喜欢的文章。有人觉得她太坚强,有人觉得那是装样子。事实不确定,但新凤霞就是不死心。
她有次说自己挺倔:“不认输,不攀高,不羡贵,这一条路走到底。”那一刻你听着觉得天真,但她就是这么做的,有意思。
对那些伤她的人,新凤霞倒是说过不计较。自己苦没什么,别人有苦处,理解就好。她劝自己家人别钻牛角尖,也许真得亏是她吃过苦的缘故吧?不过转念一想,这是不是太自欺欺人了?伤害不是一句话就能抹掉的。人的记忆哪有这容易。
老舍那句“凤霞的心,是金子做的”,听得人心里不是滋味。可金子也怕火炼。她这金子,是被火烧了多少次才亮出来的?
齐白石的童年,并没比她轻松多少。1864年冬天生在湖南,家里苦得出奇,读书只读了半年。小小年纪就得割草放牛,还得照顾一家老小。画画也不真有人教,靠自己瞎琢磨。
有一回,他拿着自己画去卖,人家喜欢却不让他署名,他憋气,直接拂袖走人。你说这不傻吗?但也许画家身上不少人都有点轴。齐白石出名已经快六十,名头是慢慢熬出来的。之前画从没人搭理,润格低得发指,有时找上门的人自己都觉得羞。运气来了,一下被人看到,价格翻天。这是不是命数?不信也不行。
得势之后,齐白石照旧没什么架子。他画虾,画了几十年,连六十多岁还在研究怎么画得逼真。新凤霞学戏时改腔,齐白石学画改法,手艺人都这路数。说他们是知己,不过分。
说认新凤霞当干女儿,外人觉得是幸事,可大师是不是也有点需要精神依靠?他见新凤霞,总爱让其他徒弟出门,单留下她教画。其实新凤霞压根不太会画,可胆子大。齐白石要的是胆,管你会不会,敢下笔就好。
有次看新凤霞演《祥林嫂》,齐白石正儿八经哭成个泪人。人家提醒是戏,他偏觉得太苦。给钱让凤霞开心,理由竟不是现实,竟是怕她受虚构里的罪。这种艺术家和“粉丝”的关系怪得很真实,有趣也挺让人心酸。
有一回,齐白石给新凤霞看钱柜,说你要钱就取。这么一点老派热情,反而比金钱更温情。倒也没人贪他的钱,更多的只是一份人心上的认可。
但偏偏些戏剧性的事情总是收场得没那么圆满。1957年,齐白石走了,那会动荡,告别都不能体面,新凤霞和丈夫内心的裂痕多年也难以弥补。后来的伤病,靠学画续命。那一笔一画里面,是想把齐白石的东西留住。人没了,心意和手艺还在。新凤霞慢慢靠画画站起来,她也教下一辈把评剧唱下去。
有人说齐白石和新凤霞,一个画纸上飞虫走兽会说话,一个舞台上唱生旦净末,隔着天地,实则心意相通。看起来像父女,其实未必,知己更准确。地位、际遇大相径庭,可这份惺惺相惜,局外人未必能懂。
想想起落,命运一次次折腾人,有时顺水推舟,有时逆流还生根。拉不出的完美逻辑,拼不成的伤痕与圆满,每个人过到最后,难说哪里是终点,哪里算遗憾。
也许最让人记得住的,是那些热闹时分里突然安静的片刻,人和人看着彼此,知道自己不孤单。
本文来自作者[碧雁超级甜]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tcode.vip/yxjl/202509-4168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碧雁超级甜”!
希望本篇文章《睡笔顺经验钱柜手游开挂有挂吗(详细开挂教程)(齐白石88岁的真性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1952年夏天的一天,吴祖光和新凤霞家里热闹得很,不是逢年过节,也没兴师动众,就是平日普通一场宴。可他们管这叫“敬老宴”,听说连齐白石都要来?就是那位画大虾出神入化、年届八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