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官方通报
官方通报指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的详细情况。事故初步原因是,在“宇宙宝石”油轮停止卸油后,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仍继续向管道注入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导致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
事故起因: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在卸油的过程当中,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输油管线爆炸。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公安部共同发布《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爆炸经过:2010年7月15日,利比里亚籍 30 万吨油轮在大连新港卸载 13 万吨从委内瑞拉进口的原油。
在处置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后续工作中不幸牺牲 据公安部通报,在大连油管爆炸起火事件发生后,大连消防支队战勤保障大队三班班长张良第一时间带领战士赶赴现场。张良他们班组负责在大连新港街道南海码头执行供水任务,他任现场远程供水编队分队长。他们已为火场十条80毫米供水干线持续不间断供水4万余吨。
原油脱硫剂为什么会爆炸
1、初步分析,事故暴露了几个问题:一是对脱硫剂安全性的忽视,没有科学论证;二是加入方法未经正规设计,缺乏风险评估和安全规程;三是接卸过程中管理漏洞,指挥协调和信息传递不畅;四是电力系统和应急设施在事故中的失效。此外,储罐密集的布局也是风险加剧的原因之一。
2、据安监总局和公安部的初步调查,事故发生在“宇宙宝石”油轮已经停止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这种操作导致了输油管道内的化学反应爆炸。
3、时许,加完全部90吨“脱硫化氢剂”后,将加注设施清洗用水也注入了输油管道,造成脱硫化氢剂局部富集,从而引发爆炸。‘7·16’事故造成一名作业人员失踪一人轻伤。灭火过程中,一名消防战士牺牲,一名受重伤。
4、景象凄凉。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公安局的事故通报,此次事故的直接责任方是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辉盛达)和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负责在输油过程中加入原油脱硫剂,然而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导致了这场灾难的发生,引发了后续的环境和经济损失。
5、而是80000圈,四个阀门总计需要320000圈才能关闭,而且他们真的为了加快速度摘掉了手套,双手烧得肉绽皮开。幸运的是,现实中这三位消防员存活了下来。爆炸的原因是“脱硫化剂”添加过量。这“原油脱硫剂”主要成分过氧化氢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过量添加和原油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原油燃烧爆炸。
6、原油脱硫是为了存储及加工时减少硫化物如亚硫酸的产生,从而减少对设备的腐蚀 原油中的硫以硫化氢或是单质硫存在,这时可以加入强氧化剂脱去硫份,如果加入过多或是出现高温很容易发生火灾,按活性组分分为碱土金属化合物脱硫剂、NiO/MgO/Al2O3及MnO/Al2O脱硫剂、ZnO脱硫剂和以镍为活性组分的脱硫剂。
油田用脱硫剂有酸性吗
有。油田脱硫剂包括三嗪脱硫剂、原油脱硫剂、硫化氢消除剂、石油脱硫剂,油田用脱硫剂有酸性,广泛应用于油田气和煤气的脱硫净化乳化剂和酸性气体吸收剂,在高含硫油田酸化洗井过程中,硫化物遇酸产生大量硫化氢,造成油井产油产气中硫化氢集中大量释放,严重威胁作业员工的生命安全。
它作为乳化剂和酸性气体吸收剂,广泛用于油田气和煤气的脱硫净化;在聚氨酯泡沫生产中,它是催化剂;在合成氨生产中,它能协同活化剂去除CO2。此外,MDEA还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如作为杀虫剂、乳化剂、织物处理剂,以及抗肿瘤药物盐酸氮芥的中间体和胺基甲酸酯涂料的催化剂。
用抗酸性分子筛进行油田气净化,其原理是表面吸附,因此,分子筛脱除油田气的酸性气体有一举两得的作用,既可吸附水又可吸附硫化合物,因此分子筛存在两个转效点,第一个是水的(分子筛首先吸附的是水),第二个转效点是硫化合物的。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油田气和煤气的脱硫净化乳化剂和酸性气体吸收剂、酸碱控制剂、聚氨酯泡沫催化剂。可在活化剂参与下脱除合成氨中的二氧化碳。另外,MDEA还可以作为杀虫剂、乳化剂、织物助剂的半成品、抗肿瘤药物盐酸氮芥的中间体、胺基甲酸酯涂料的催化剂、纤维助剂等,同时,也是油漆的一种促干剂。
10·24大连新港油库复燃事故的7.16爆炸事件回顾
1、回顾2010年10月24日大连新港发生的油库复燃事故,这一事件与2016年7月16日的爆炸事件同样引人关注。当天18时20分,大连新港油品码头附近的一条输油管线不幸遭遇爆炸,大火迅速蔓延,连累大连保税区的油库,一个存储量达10万立方米的油罐随之破裂起火。
2、月16日18时20分,大连新港油品码头附近的一条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大火顷刻而发,迅速殃及大连保税区油库,一个10万立方米油罐爆裂起火。尽管大火在15个小时后即被扑灭,创造了一次中国乃至世界火灾扑救史上的奇迹,但1500吨原油就此四处飘散,曾经碧波荡漾的大连湾油污遍布。
3、在2010年10月24日大约16时10分,中石油辽河油田建设集团的施工人员在处理大连新港原油储备基地的103号罐体(即此前发生过“7·16”爆炸事故的着火油罐)时,不慎引发了一次新的火灾。该罐体的拆除工作已接近尾声,只剩最后一层。据报告,罐体内尚存约500毫米的水,同时还有原油残渣。
本文来自作者[青枫]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tcode.vip/yxjl/202504-1703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青枫”!
希望本篇文章《原油脱硫剂原油脱硫剂的自燃温度是多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官方通报 官方通报指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的详细情况。事故初步原因是,在“宇宙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