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技巧瓜瓜丰城棋牌开挂有挂吗(详细开挂教程)(珍惜这些食物)

撰文 七君人类活动给许多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可是也有一些生物是依赖人类才能超长待机、逃避灭绝、在地球上存活下来。你可能不知道,咱们平时吃的南瓜和西葫芦早就该灭绝的。南瓜和西葫...

撰文 七君

人类活动给许多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可是也有一些生物是依赖人类才能超长待机、逃避灭绝、在地球上存活下来。

你可能不知道,咱们平时吃的南瓜和西葫芦早就该灭绝的。南瓜和西葫芦都是葫芦科南瓜属(Cucurbita)的植物,现在南瓜属几乎没有野生品种了,几乎只剩人类培育的那些了。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部分葫芦科南瓜属(Cucurbita)的植物

为什么呢?因为南瓜属植物种子的传播者早就灭绝了。

原来,南瓜属的植物富含葫芦素,苦味的葫芦素是植物用来防止动物啃噬的生化武器,人类只要吃几口富含葫芦素的野瓜就会中毒。

和人类类似,中小型哺乳动物都不太喜欢苦味的野瓜。比如,在美洲野外可以找到的南瓜属臭瓜(Cucurbita foetidissima)成熟后的味道很苦,猫和狗都不吃。牛吃了以后,它们的奶水也会变苦,它们不是饿极了也不吃,如果牛羊一下子吃太多这些野瓜就会中毒。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南瓜属仅存的野生品种之一的臭瓜(Cucurbita foetidissima)图片来源:wikipedia

但是大型哺乳动物,比如已经灭绝的美洲乳齿象和地懒却不怕。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动物因为体型的关系不容易中毒,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品尝苦味的受体 TAS2R 基因比小动物少得多,所以对苦味不太敏感。从美洲乳齿象和地懒的粪便化石可以看出,它们常吃葫芦科植物的瓜。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美洲乳齿象(左)和非洲象(右)的对比

这一点在现在也成立,非洲象就会吃葫芦科的苦味瓜瓜。尼泊尔的独角犀牛也喜欢吃滑桃树(Trewia nudiflora)的苦味果子,每天能吃数百个。

因为不缺传播者,在一万年前南瓜属植物的口味虽然比较苦涩,但是却能在美洲欣欣向荣。

可是,在全新世早期(约1.1万年前),美洲的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了。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后,南瓜的处境就很艰难,因为小动物不喜欢它们的苦涩,因此不会帮它们传播种子。如果不是人类及时培育出能吃的南瓜,它们恐怕早已挂机。

可以说,南瓜葫芦是靠吃瓜群众才得以幸存的。

实际上,和南瓜属的蔬果类似,许多美洲植物早就应该灭绝了。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牛油果(Persea americana)

比如,牛油果(Persea americana)那么大的核是为地懒准备的,小动物无法吞下整个核,也就做不到帮牛油果传播种子。和牛油果类似,番木瓜(Carica papaya)的传播者也灭绝了,它们的种子有毒且又大颗,小型动物无法把它们搬运到其他地方传播。

制造巧克力的可可树(Theobroma cacao)也和南瓜类似,它们种子的传播者已经不在世上了。在距今2.2-1.3万年前的上一个冰河世纪,可可树的分布范围急剧减少。而现在它们的种子主要靠人类传播和栽植,在野外并没有得力的传播者。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可可树(Theobroma cacao)和可可果——巧克力的原材料图片来源:britannica

美国柿(Diospyros virginiana)的传播者也灭绝了。这种柿子的种子是有毒的,不能咬碎了吃,所以小型动物不可能为它们的传播种子。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美国柿(Diospyros virginiana) 图片来源:wikipedia

最早发现如今的许多瓜果“穿越时空”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态学家 Dan Janzen 和亚利桑那大学的地质学家 Paul Martin。1982年,他们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中美洲的许多蔬果的真正传播者早已灭绝。

后来,本该灭绝却还存在的生物就被叫做 Evolutionary anachronism(演化时代错位)。

上面介绍的这些超长待机的植物来自美洲,咱们平时见不到它们的果树本体。但是在国内我们平时在马路上也可以看到一个穿越而来的树种,那就是银杏(Ginkgo biloba)。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银杏(Ginkgo biloba)的新生嫩叶

银杏在侏罗纪时代就存在了,因此常被称为活化石。“活化石”这个昵称让许多人产生了误解:银杏的适应力很强。现实并非如此,银杏果实的传播者也早就灭绝了。如果不是人类,银杏也早该消失了。

银杏的果子很臭,并不招大多数动物喜欢。因为银杏果子的独特臭味,一些食肉动物也会吃它们。可是,肉食动物拉屎有规定,屎是用来画领地用的,所以它们的传播效率也是有限的。

现在大家并不清楚银杏过去的战略合作伙伴是谁。中生代啮齿动物多瘤齿兽(Multituberculata)可能是银杏种子的传播者,它们和松鼠一样有存粮过冬的习惯,可是它们早已灭绝。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北美古新世的已灭绝的多瘤齿兽类Taeniolabis的体重可达100千克图片来源:wikipedia

因为银杏的种子主要传播者已经灭绝,而后来出现的传播者效率不高,因此大概在两百万年前,银杏的分布范围缩小到浙江天目山等我国境内的少数几个避难所。

如果不是我国古代的某些僧人的培育,银杏可能早就团灭了。因为这些僧人给我们留图又留种,我们现在还可以在城市中见到它们。在1730-1750年间,银杏被引入欧洲。2019年浙江大学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现在世界上的几乎所有银杏都是天目山银杏的后代。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西安古观音禅寺内的一棵14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

说了这么多跨时代的植物,有没有动物也是“穿越”来的呢?其实有。

比如,马达加斯加的屎壳郎Helictopleurus giganteus现在完全依赖人类拉的便便为生。可是人类是在两千年前才到马达加斯加的,之前它们吃的是谁的屎呢?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依赖人类粪便为生的屎壳郎Helictopleurus giganteus图片来源:wikispecies

再有,印尼的特有生物科莫多巨蜥(Varanus komodoensis)现在的主要食物(如水牛)都是人类引入的。那么在人类给它们带来食物之前,它们吃的是谁的肉呢?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科莫多巨蜥(Varanus komodoensis) 图片来源:wikipedia

如果没有人类,一些动物很快就会灭绝,比如马。

马虽然是常见的家畜,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世界上已经没有野马了,野马在几百到几千年前就灭绝了。2018年发表在 Science 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曾被认为是最后的野马的普氏野马,实际上是5千年前在中亚被驯化的马浪到野外形成的群落。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普氏野马 图片来源:Jessie Cohen, Smithsonian's National Zoo

现在普氏野马也混得不好,在野外它们的数量只有几千头,全靠人类的保育计划才勉强没有被地球服务器删号。

野马在灭绝线上的挣扎和它们这个目的属性有很大关系。

实际上,奇蹄目的生物(如马和犀牛)普遍不如偶蹄目(如牛羊)成功。偶蹄目的适应性更强,可以在更极端的环境里生存,但是奇蹄目就不行。许多奇蹄目的生物在始新世晚期(约三千万年前)就灭绝了。

偶蹄目的反刍消化系统比奇蹄目的后肠发酵式的消化系统更为高效,这可能是偶蹄目目前分布更广的一个原因。

珍惜这些食物,要不是人类为了吃,它们早灭绝了

颈动脉网(红蓝网状结构) 图片来源:(DOI)10.1093/conphys/cow078

当然,也有人认为,偶蹄目具有的颈动脉网对大脑有重要的保护作用。颈动脉网可以让大脑温度不会随体温剧烈波动,这让它们可以适应多变的天气,这种优势也是奇蹄目动物所不具有的。

总之,若不是人类的存在,我们熟知的许多生物会“马”上消失。

远古巨兽 :就这?粪内之事,何足挂齿。

无标注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储存于石墨:

https://shimo.im/docs/6y8XhyX96X8Trxcr/

原标题:珍惜这些美食,要不是人类它们在1万年前就灭绝了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科院物理所

本文来自作者[翠秋]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tcode.vip/yxjl/202509-15676.html

(81)

文章推荐

  • 太火了!认购破纪录,暴涨超40%!

      2月融资加仓的行业和个股出炉。  沪指震荡反弹,创业板指涨超2%。新能源赛道集体爆发,固态电池方向领涨,可控核聚变概念走强,永鼎股份、海陆重工(维权)、中国核建等封板,AI医疗概念股拉升;乳业、零售、机器人、银行等板块下挫。  今日,蜜雪集团(蜜雪冰城)正式登陆港交所,早盘涨幅超40%,市值

    2025年03月03日
    83
  • 奸情技巧菜鸟麻将怎么开挂!专业师傅带你一起了解(详细教程)(419游戏推荐手把手教你进阶约炮达人)

    4.19本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天朝与国际接轨,从而赋予了这个日子一个神圣的意义four(for)onenine(night),刀疤强知道在现如今扫黄整风的风口下大谈这个是有点作死的味道,但是为了造福广大玩家,牺牲刀疤强一个又会如何?昨天刀疤强搅尽乳汁整理的手游界约炮

    2025年03月23日
    72
  • 今天是几号(丹丹看天气|今天上海又刮大风了这风到底要刮到什么时候)

    视频加载中...申城的风呼呼吹起,大风预警又来了!今天本市晴到多云,阳光明媚,升温迅速,今天的最高气温可达23℃。但是,受到高空动量下传影响,上午起风力再度增强。9时25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6级西到西北风,阵风可达7到8级。气象专家提醒,今天是工作日,市民

    2025年04月15日
    67
  • 菌种鉴定菌种鉴定机构

    微生物的菌种鉴定方法与步骤(鉴定到“株”一级)为菌种鉴定了准确鉴定微生物菌种鉴定,需要进行纯种分离。通过划线分离法、涂布分离法等方法,将微生物分散成单个菌落,以便进一步分析和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对纯种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特征菌种鉴定的分析,包括菌株的生长曲线、酶活性测试、代谢产物的检测等。这些分

    2025年04月22日
    68
  • 红色男爵库奇红色男爵库奇什么时候出的

    红色男爵库奇有特效吗Lol飞机的红色男爵皮肤没有特效。以下是关于该皮肤的一些详细信息:无特效功能:英勇投弹手库奇的传说皮肤红色男爵,虽然售价为7900点券,但并不具备特效功能。皮肤原型:红色男爵皮肤的原型是根据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所制作的。红色男爵库奇确实拥有特效。以下是关于红色男爵库奇特效的

    2025年04月24日
    80
  • 覆膜胶覆膜胶水厂家排名前十

    油性覆膜胶和水性覆膜胶哪个效果好?1、综合考虑覆膜胶,水性覆膜胶无疑具有更佳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山东奇想青晨水性干式覆膜胶凭借其稳定的质量(历经18年发展覆膜胶,56道生产工艺,24次监测,层层把关)、合理的成本(用胶量7克/平米,一桶50千克可覆膜7142平米)以及快速的覆膜速度(覆膜速度可达85

    2025年04月25日
    75
  • *ST同洲靠高功率业务扭亏 监管拷问增长合理性

      6月15日,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同洲”、“同洲电子”或“公司”)发布关于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的公告。公告披露,公司2024年通过高功率电源业务实现营收5.99亿元,同比暴涨155.52%,扣非净利润达8896万元,助推净资产由负转正。*ST同洲当日还发布公告称,公司

    2025年06月16日
    54
  • 博苑股份:截至6月20日股东人数为14248户

    证券日报网讯博苑股份6月2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6月20日的股东人数为14248户。

    2025年06月24日
    43
  • 铁血军事铁血军事论坛官网

    哪些军事论坛以下是一些知名的军事论坛:铁血网简介:铁血网是中国较大的军事论坛之一,拥有广泛的军事爱好者群体。内容:提供军事新闻、军事评论、军事论坛等多种内容,涵盖了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办的军事论坛特点:该论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办,因此内容较为官方,具有权威性和指

    2025年07月15日
    48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答记者问

      转自:商务微新闻  问:  我们注意到商务部网站发布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公告,可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答:  2024年6月17日,应中国畜牧业协会申请,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2025年6月10日,商务部发布延期公告,将

    2025年09月05日
    20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翠秋
    翠秋 2025年09月30日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翠秋”!

  • 翠秋
    翠秋 2025年09月30日

    希望本篇文章《反刍技巧瓜瓜丰城棋牌开挂有挂吗(详细开挂教程)(珍惜这些食物)》能对你有所帮助!

  • 翠秋
    翠秋 2025年09月30日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翠秋
    翠秋 2025年09月30日

    本文概览:撰文 七君人类活动给许多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可是也有一些生物是依赖人类才能超长待机、逃避灭绝、在地球上存活下来。你可能不知道,咱们平时吃的南瓜和西葫芦早就该灭绝的。南瓜和西葫...

    联系我们

    邮件:发展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