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
23日下午最新的通报
从7月8日监测发现
首例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
截至7月22日
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195例
主要集中在顺德区
多名网友分享自己感染的经历
↓↓↓
最新消息
据新华社7月22日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2日
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
发出警报
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
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基孔肯雅热究竟是什么?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语,意为“屈曲如被折断”,因患者关节剧痛导致身体弯曲而得名。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其中白纹伊蚊在我省多个城市均有分布。
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疫源地。随着近年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疫情持续活跃,气候变化影响与跨国旅行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风险正持续攀升。
会带来哪些健康威胁?基孔肯雅热最典型的三个症状就是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潜伏期1至12天(通常3至7天)。发热速度很快,可迅速升至39℃甚至40℃以上,会持续1至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至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关节疼痛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需要1至3周缓解。
此外,极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重症,导致死亡。
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采取的都是对症治疗,比如使用退烧、缓解疼痛的药物。这种感染的最大特点是伴随着明显的关节疼痛,此前的研究显示,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
在鉴别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登革热相区分。二者传播途径高度相似,都是通过感染病毒的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发病初期都有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但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治疗以退热、镇痛、补液等对症支持为主。
如何科学防护?关于基孔肯雅热的预防,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防蚊灭蚊是关键。在环境治理上,要牢记“无积水就无蚊虫”,做到定期翻盆倒罐(坛、碗、废旧轮胎、花盆托盘等)、清理积水(空调、饮水机托盘、下水道等)、清除杂物,长期积水投放灭幼蚊剂,水培植物定期换水洗盆或改为沙土种植。
同时,户外活动要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清晨傍晚,少在树荫、草丛、竹林等地逗留,穿浅色长袖衣裤,暴露的皮肤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居家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灭蚊拍、防蚊灯适时备。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别提醒出行前查询目的地疫情,备齐驱蚊物资;归国后14天内密切监测健康,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立即就医。基孔肯雅热虽有威胁,但并非无法防控,关键在于切断蚊虫传播链条,定期清理积水杜绝蚊虫孳生、外出时穿长袖衣物做好防护、归国后坚持健康观察,这些都是有效的预防手段。每一次防蚊行动,都是对自身和家人健康的坚实保障。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筑牢防护屏障,远离病毒威胁!
来源:指尖新闻沈阳晚报、宁波晚报
编辑:何依泽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 :次日06:23
本文来自作者[雨巷少年若巧]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tcode.vip/txbk/202508-4315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雨巷少年若巧”!
希望本篇文章《辽宁省最新疫情通报(世卫最新警报可能爆发大规模疫情辽宁疾控特别提醒→)》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23日下午最新的通报从7月8日监测发现首例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截至7月22日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195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多名网友分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