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吸金”潮起:资本押注未来 量产之问待解 | 行业观察

来源:@财联社APP微博 财联社7月26日讯(记者 王碧微)“虽然说不应该在一个赛道很热时投资,但现在不投机器人就再也赶不上了,今年必须投上几家公司。”今年年初,一位资深投资人...

来源:@财联社APP微博

财联社7月26日讯(记者 王碧微)“虽然说不应该在一个赛道很热时投资,但现在不投机器人就再也赶不上了,今年必须投上几家公司。”今年年初,一位资深投资人曾这样向财联社记者直言不讳。

正如其所言,近期,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迎来史无前例的“吸金”热潮,头部厂商屡获巨额资本注入,上市公司也争相入局,行业热度甚至超越了上半年的新品发布“狂欢”。

“市场非常大,订单非常多,目前我们在手的订单已经有4个多亿。”数字华夏公共关系总监吴为此前告诉财联社记者。但另一边,智平方副总裁莫磊博士也向财联社记者坦言,“我们也要认识到,当前具身机器人处于商业化的早期。”

在资本蜂拥而至的兴奋与产业化落地的冷静之间,人形机器人行业或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冰火两重天”式博弈。

百亿资本涌入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无疑是资本市场上最耀眼的那颗星。仅仅是过去的一周内,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大额融资消息接踵而至,头部公司估值水涨船高。

财联社记者从国内协作机器人龙头越疆(02432.HK)方面获悉,公司在日前完成了定向增发,募资总额达10.37亿港元,净募资10.22亿港元。越疆方面告诉记者,这笔巨额资金将专项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创新、寻求机器人价值链投资以及深化全球化布局。据了解,越疆已在今年6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Atom的批量交付 ,并推出了全球首个融合“机械臂+人形机器人+六足机器狗”的具身智能平台 。越疆方面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其人形机器人已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市场关注和全球交付速度。

众擎机器人亦在7月21日表示,公司在近期连续完成了Pre-A++轮以及A1轮融资,融资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此轮融资阵容豪华,Pre-A++轮由小鹏汽车发起设立的星航资本投资,A1轮则由京东领投,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华控基金、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黄浦江资本等知名机构共同参投。更重要的是,中东资本、国香资本、弘晖基金等早期投资方也积极选择了连续增资,展现出对众擎机器人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众擎方面向财联社记者透露,这笔资金将助推公司在量产交付、产品矩阵拓展、具身智能应用落地等方面实现强劲发展。

资本的狂热远不止于此。逐际动力、云深处、帕西尼.....多家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在7月官宣了最新融资消息,据IT桔子数据,截至目前,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99起投融资事件,已经远超过了去年全年的67起。

资本蜂拥而至,到底什么样的机器人厂商更获机构看好?

半山创投董事长戴福全告诉财联社记者,在投资人形机器人整机时,他们更看重团队的软件控制能力,即在机器人大脑(具身智能)和小脑(运动控制)上的掌控力,并更看好应用于特定场景的垂直类模型;其次是硬件成本控制能力。他认为,中短期更看好类人形模式,比如人形上肢加其他的非足式底盘设计,在特定商业场景的使用。他预计,这种机器人在未来三五年就会有一些细分市场的龙头跑出来,可以期待未来在不同场景产生多个百亿级市值企业。

此外,除了VC/PE的积极押注,各界传统上市公司也展现出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浓厚兴趣,纷纷跨界或深化布局。

主营电机方向的兆威机电(003021.SZ)近日拟筹划发行H股,并明确表示将持续聚焦于灵巧手产品及其关键部件,进一步融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新能源车厂赛力斯(601127.SH)也已悄然布局机器人赛道,申请注册了ROBOREX商标,同时在公开平台上发布了与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招聘信息;主营智能包装装备的东方精工(002611.SZ)日前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已与乐聚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

政策、技术与万亿美元级市场“引爆”风口

人形机器人领域之所以能在短短数月内成为资本竞逐的“新宠”,背后是政策、技术和市场前景的强劲推动。

首先是政策的支持。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乔安然告诉财联社记者,政策的密集出台是人形机器人赛道爆发的重要驱动力。工信部等部门此前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相继发布激励政策,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推动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

例如,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形成量产产品不少于50款,在三大场景实现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量产总规模率先突破万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其次是AI技术突破带来的“想象空间”。 戴福全告诉财联社记者,AI突破临界点带来的认知能力跃升,显著提升了机器人自主决策能力,是促使上市公司争相入场的重要因素。智平方副总裁莫磊博士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次技术变革的核心是物理世界大模型技术,也就是具身大模型技术,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是最核心的要素。

最后是万亿美元级市场的巨大诱惑。行业研究机构普遍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级别。摩根士丹利更是大胆推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5万亿美元,并预测中国可能会有3.023亿个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其中,To B场景被视为人形机器人核心落地领域,在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仓储等场景,需求缺口显著。这种对未来巨大市场的憧憬,成为吸引海量资本涌入的根本动力。

目前,标志性的大额采购订单已经频现,近日,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成功中标中国移动(600941.SH)旗下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金额达1.24亿元。

万创投行研究院院长段志强向财联社记者坦言,投资机构关注人形机器人,一部分是出于追逐热点、提升行业影响力的考量,另一部分则是的的确确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希望选取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项目。这种既有“短线热点”考量,又有“长线价值”追求的资本心态,共同促成了当前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狂热”。

量产“卡点”与场景“博弈”仍待解

然而,在这片资本的沸腾和市场的高预期背后,人形机器人行业离真正的商业化落地,似乎仍有一段距离。量产能力,正成为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真正走入现实的终极考验。

“做一个Demo很简单,但要做量产却非常困难。”吴为表示。一位人形机器人企业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直言,如果只是偏硬件本体的交付,相对容易;但如果是具有具身大模型、软硬一体的交付,则非常困难,这对整个行业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他强调,真正具有大脑、具身大模型的机器人,交付几百台在行业来说都是很大的事了。吴为此前也透露,“量产不是简单复制,目前我们大多数产线依然依赖研发人员手工完成。虽然一些小批量的生产不会有太大问题,但一旦进入大规模生产,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人形机器人企业所说的“实现量产”往往是百台级别,“实现千台交付”已成为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公开的目标。

除了生产工艺的挑战,关键零部件的产能瓶颈也日益凸显。众擎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行星滚柱丝杠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且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供应商数量有限,导致产能爬坡速度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增速。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乔安然也指出,当前整机制造成本仍然较高,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表示,今年年底将推出人形机器人 Optimus第3版原型机,预估2026年开始量产Optimus,目标5年内年生产100万台。或将为行业的大规模量产带来新的风向标。

此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不同企业间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可能落地的场景有着不同的看法,行业仍处于一场激烈的“路线之争”。

以特斯拉、优必选(09880.HK)为代表的厂商,明确表示产品目标工业场景。优必选今年以来已在多家车厂完成了其工业人形机器人的实训;智平方副总裁莫磊博士也表示,公司的节奏是先从半结构化场景切入,逐步拓展到非结构化场景,例如工业服务,目前已与头部车企、半导体企业以及生物科技达成了合作。

然而,也有厂商认为C端的交互场景才是人形机器人“打开的正确方式”。深圳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市场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坦言,“工业制造领域切入非常难。进工厂要先考虑能否真正实现功能,比如能不能把螺丝打进去,精度要求非常高。相比之下,交互的机器人容错程度更高,说错话大不了被批评,但工厂不能容忍错误。”

但是就目前产业的进程而言,人形机器人落地到交互场景仍是任重道远。

万创投行研究院院长段志强将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分为“与人接触类”和“与人非接触类”。他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最成熟的“与人接触类”应用实际上是展示,例如宇树机器人在春晚上的表演,更多是为了吸引眼球而非实际商业价值;而更具想象空间的“功能型”人形机器人,例如照看失能人士或老人,虽然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但目前在技术、场景应用、成本和经济性方面都尚未达到大规模投放的条件。乔安然亦表示,C端家用场景要求功能多元,对机器人数据处理和自主交互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政策、法规、技术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商业化落地仍任重道远。

尽管挑战重重,但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对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抱有极高预期,认为2025年下半年人形机器人将在中国“被广泛采用”,中国有望在该赛道持续扩大领先优势,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差距将逐步拉开。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下游应用”将是今年剩余时间机器人行业的主要关注点,推动实际应用,从真实工作场景中收集数据,有助于形成研发和应用的良性循环。

本文来自作者[仍红会]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tcode.vip/ttxw/202509-44196.html

(14)

文章推荐

  • 雅戈尔第三季度每股派0.1元,3月3日除权除息

    北京商报讯(记者张君花)2月20日,雅戈尔发布公告称,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股权登记日2025年2月28日,除权除息日2025年3月3日。

    2025年02月21日
    108
  • 阿里巴巴,突传大消息!股价今年已累计上涨67%

      2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2月24日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这也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阿里这笔投入发生在两个重要时点之后。一是国内AI

    2025年02月24日
    91
  • 供应过剩,刚果暂停钴出口四个月

      来源:华尔街见闻  Fastmarkets的数据显示,基准金属价格已跌破每磅10美元,除了2015年底的短暂下跌外,二十一年来从未突破过这一水平,而刚果主要生产的钴氢氧化物价格更是跌破每磅6美元。  为了应对全球钴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刚果民主共和国宣布将暂停钴出口四个月。刚果战略矿业监管与控

    2025年02月25日
    109
  • 梅花生物:累计回购3570.84万股

    北京商报讯(记者张君花)3月11日,梅花生物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3月11日,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3570.84万股,占公司目前股本总数(约28.53亿股)的1.25%,购买的最低价格为9.1元/股、最高价格为10.68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约3.52亿元,本次回购符合法律法规、

    2025年03月12日
    79
  • 印度航空CEO警告:全球飞机短缺将至少持续四年

      印度航空首席执行官坎贝尔·威尔逊周二表示,由于波音(BA.N)和空客(AIR.PA)两大飞机制造商产能受限,当前制约全球航空业增长的飞机短缺危机将持续四到五年。  威尔逊指出,当前供应链的瓶颈主要集中在窄体飞机发动机、商务舱和头等舱座椅,以及部分机身部件供应。“我们正面临全行业的结构性困境,”

    2025年03月18日
    99
  • wow橙杖wow橙杖任务放弃了怎么办

    魔兽世界橙杖任务详细流程_WOW橙杖任务流程1、橙杖任务是魔兽世界中非常著名的任务之一,其详细流程如下:获取任务线索:玩家需要前往特定的NPC处获取橙杖任务线索。这个NPC通常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某个职业的训练师或历史学者。2、橙杖任务流程的第一步是需要玩家去时光之穴前面找青铜龙王子阿纳克罗斯

    2025年03月27日
    87
  • 免疫抑制剂有哪些外用免疫抑制剂有哪些

    钾通道抑制剂1、心脏毒性是药物研发中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当化合物对hERG(humanether-a-go-go)钾离子通道产生抑制作用时,可能会导致心脏QT间期延长,引发心律失常,威胁患者生命。为解决这一问题,ACD/Percepta提供了hERG抑制预测模块,以识别和管理这类潜在风险。2、钠通

    2025年04月21日
    68
  • “炸翻”A股,又一超级赛道彻底爆了

    老一辈人如今总在感叹,现在有些人家的一条狗打扮的就像一个小孩一样。简单的一句随口碎碎念却道出了如今社会的一个现实,在单身及65岁以上人口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少子化、老龄化催生了依赖宠物陪伴的情感需求,宠物经济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宠物经济产业也越发完整,资本对宠物经济的关注也越发火热。A股宠物经济概

    2025年05月21日
    51
  • 美联储理事沃勒: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达到最大

      美联储理事沃勒指出,今年关税将成为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其对通胀的影响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达到最大。  他表示,贸易政策前景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而强劲的经济表现持续至四月,为美联储提供了观察贸易局势变化的时间窗口。  沃勒称,降息的前景取决于两方面:一是通胀是否放缓,二是关税措施的实际影

    2025年06月02日
    44
  • 中烟香港现涨近5% 机构建议关注中烟香港全球化及中烟资产注入进程

      中烟香港(06055)早盘股价上涨4.69%,现报32.40港元,成交额9738.84万港元。  民生证券指出,全球烟草市场正在向加热不燃烧卷烟等新型烟草制品转型,尤其是在发达市场(如日本、韩国、欧洲等)。中国烟草可以通过加快新型烟草制品的研发和推广,进入这一高速增长的市场。此外,伴随全球格

    2025年07月04日
    37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仍红会
    仍红会 2025年09月13日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仍红会”!

  • 仍红会
    仍红会 2025年09月13日

    希望本篇文章《人形机器人“吸金”潮起:资本押注未来 量产之问待解 | 行业观察》能对你有所帮助!

  • 仍红会
    仍红会 2025年09月13日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仍红会
    仍红会 2025年09月13日

    本文概览:来源:@财联社APP微博 财联社7月26日讯(记者 王碧微)“虽然说不应该在一个赛道很热时投资,但现在不投机器人就再也赶不上了,今年必须投上几家公司。”今年年初,一位资深投资人...

    联系我们

    邮件:发展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