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教授:破解智能机器人产业瓶颈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智能机器人产业正成为重塑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经历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蜕变,正在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引领的关键转型,通过技术创新突破、生态体系优化、应用场景拓展与社会协同治理联动,有望完成从“机器替代”到“人机共融”的变革。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数量已突破45万家,注册资本超6.44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逾200%,不仅反映出智能机器人产业迎来投资热潮,实现蓬勃发展,更折射出产业生态日趋成熟。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地区以66%的企业占比成为产业“黄金地带”,依托长三角、珠三角的科研实力与产业链配套,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此外,技术应用场景的扩展也尤为显著,如工业机器人已深入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等高精度领域,生产效率提升30%至50%;服务机器人则从家庭清洁、教育辅助渗透至医疗护理、康养服务,形成多元化应用生态。

  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源于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协同效应。在政策层面,我国率先将智能机器人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在地方推进试点工作。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既保障了资源集中投入,又通过场景开放倒逼技术迭代。例如,北京企业优必选在比亚迪工厂的多机器人协同实训项目,正是政策支持与技术落地结合的典型案例。

  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突破,进一步巩固了竞争优势。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国产化进程显著提速,形成“研—产—销”闭环,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强了供应链韧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首次突破50%。

  场景驱动的创新路径,凸显了我国市场的独特优势。区别于欧美实验室导向的技术路线,我国企业聚焦于场景适配性创新。比如,有的AI大模型赋能国际车企等,形成“技术迭代—应用反馈—场景扩展”的螺旋上升机制。

  尽管成绩显著,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仍面临多重瓶颈,存在技术短板等问题,考验着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技术层面,高端环节的“卡脖子”问题尚未根治。运动控制算法、精密减速器、高精度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仍落后于ABB等国际巨头。以人形机器人为例,单台成本高达数十万元,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比例仍超过40%,严重制约规模化应用。此外,行业标准体系滞后,数据隐私、安全评测等规范尚未统一,导致不同品牌设备难以互联互通,生态碎片化问题突出。在市场层面,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内卷”,国产厂商扎堆中低端市场,价格战导致“增量不增收”现象较为普遍。202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83%,但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至8.5%,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不足5%,长此以往,容易陷入“低端锁定”困境。针对此,未来需聚焦关键,稳妥施策。

  一方面,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瓶颈。设立国家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具身智能、运动控制等底层技术研发。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鼓励高校设立机器人交叉学科,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标准体系与开源生态,加快制定人形机器人分级分类标准,建立国家级多构型场景数据库,推动跨行业数据接口统一,解决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协同难题。

  另一方面,优化应用场景与成本结构。扩大政府采购试点,优先在养老、应急救援等民生领域推广机器人应用;支持核心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硬件成本。构建人机协同的社会治理框架,制定机器人伦理准则与数据使用规范,建立算法透明化机制和公众参与平台。通过资助失业人员再培训,完善新兴职业培养体系。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来自作者[夜绿]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tcode.vip/ttxw/202509-5212.html

(74)

文章推荐

  • A股上演“红包大战”:145股拟派现超1100亿元,最豪公司分红290亿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记者邱利帅可聪北京报道  随着2024年年报的披露,A股上市公司掀起“红包大战”。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已有190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其中145家公司推出现金

    2025年03月21日
    99
  • 磋商策略技巧新道游开挂有挂吗(详细开挂教程)(繁茂的藤蔓㉘建平台引项目)

    了不起的“地瓜”之《繁茂的藤蔓》有人说浙江人很认真,做起事情来一板一眼,守信用、讲诚信;有人说浙江人很拼,忙起来不分白天黑夜,没了周末、没了节假。据潮新闻记者这些年在北京观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不仅体现在在京浙商身上,也在浙江驻京干部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近年来,浙江各地驻

    2025年03月31日
    68
  • 比可比可灵Al还强大的

    北京比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1、简介:北京比可科技有限公司(BeeCloud)专注于以云计算技术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支付解决方案。目前已经集成了银联、支付宝、微信、百度、易宝、快钱、Paypal等主流支付渠道,并且支持收款、退款、打款等支付场景。2、公司曾先后获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资质和荣誉,

    2025年04月21日
    62
  • 线粒体dna线粒体dna遗传

    染色体的故事——线粒体DNA1、线粒体DNA在现代法医鉴定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对1918年俄国沙皇家族线粒体dna的鉴定,利用线粒体DNA的鉴定证明了沙皇一家在1918年全部被灭口的事实。2、不久之后,“线粒体夏娃”的对应男性祖先——“Y染色体亚当”也被发现,他同样来自非洲。随着DNA研究的不

    2025年04月24日
    59
  • 国富氢能盘中涨超4% 拟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并推进绿色氢项目

      国富氢能(02582)盘中涨超4%,截至发稿,股价上涨2.96%,现报111.30港元,成交额398.88万港元。  5月26日,国富氢能发布公告,建议变更所得款项用途。根据公告内容,截止2024年12月31日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4亿港元(约3.15亿元)。公司董事会决定将部分未动

    2025年05月28日
    56
  • 永安药业:子公司永安康健易加能系列产品均已采用无糖或低糖配方

    证券日报网讯永安药业5月29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子公司永安康健易加能系列产品均已采用无糖或低糖配方,旨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2025年05月29日
    42
  • 溜溜梅二冲IPO:靠降价换市场,对赌协议下面临“生死大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之星  近日,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园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证券之星了解到,这是继2019年撤回A股上市申请后,溜溜果园第二次冲击资本市场。  在招股书中,公司号称是“中国果类零食的领军企业及梅产品的领导者”,

    2025年06月02日
    53
  • 国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钢铁行业分析师笃慧:康波周期轮动中A股机会凸显

    ◎王晨昱记者孙忠“今年以来,A股正在迎来新的机遇。”近日,国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钢铁行业分析师笃慧在上海证券报主办的“上证·首席讲坛”上,从康波周期视角探讨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分析了未来大类资产配置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球经济康波周期轮动康波周期是由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经

    2025年06月14日
    40
  • 云英谷港股IPO:3亿巨亏叠2.5%毛利率 客户供应商双绞杀下 难撑83亿估值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喜乐    近日,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ViewtrixTechnologyCo.,Ltd.(以下简称“云英谷”)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

    2025年07月15日
    18
  • 追觅科技俞浩:旗下多个业务将"下饺子"般批量IPO

      9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追觅科技创始人、CEO俞浩发布微信朋友圈表示,明年年底开始,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将会在全球各交易所,“下饺子”般批量IPO。  俞浩表示,就像今年密集公布新业务一样,一切源于多年的积累和厚积薄发。  对此,新浪科技向追觅科技方面求证相关信息,对方暂无回应。  

    2025年09月10日
    21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夜绿
    夜绿 2025年09月28日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夜绿”!

  • 夜绿
    夜绿 2025年09月28日

    希望本篇文章《首经贸教授:破解智能机器人产业瓶颈》能对你有所帮助!

  • 夜绿
    夜绿 2025年09月28日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夜绿
    夜绿 2025年09月28日

    本文概览: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

    联系我们

    邮件:发展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