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高峰感染高峰进度(新毒株来袭一地感染新增1万多例)

...

新毒株来袭!一地感染新增1万多例,新冠病毒变得更厉害了吗?

我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

来源 | 医脉通综合

作者 | 亦一

新冠阳性率上升明显,一地感染新增1万多例

近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少网友发文表示自己“又阳了”,出现头疼、发烧、咳嗽等症状。

新毒株来袭!一地感染新增1万多例,新冠病毒变得更厉害了吗?图源:网页截图

不少医生也发文表示,最近感染的人数确实增多了。

新毒株来袭!一地感染新增1万多例,新冠病毒变得更厉害了吗?

图源:网页截图

据当前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确有“抬头”趋势。

8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最新的新冠病毒感染情况。数据显示,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7月1日-7月7日)的8.9%持续上升至第30周(7月22日-7月28日)的18.7%。也就是说,新冠病毒感染呈现上升的趋势。

与此呈现相同趋势的是,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2024年6月和7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6月广东省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为8246,7月为18384,增加了1万余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7月我国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和XDV系列变异株,其中XDV变异株占比上升。自今年5月中疾控首次提到XDV变异株,它已经成为当前的优势毒株。

虽然现有研究显示,与JN.1变异株相比,XDV变异株的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未发生明显改变。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变异株,XDV毒株肯定会有与众不同的特性。相关专家表示,从中疾控发布的病例增多可以判断,XDV变异株可能与之前有所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在高温环境仍然能流行。

不仅是国内,海外的疫情也在“反弹”。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称,巴黎奥运会期间,已有至少40名运动员感染新冠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国际社会应关注夏季新冠感染异常增多情况,建议为最高危人群接种新冠疫苗。

来自世卫组织遍布84个国家和地区的哨点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百分比在过去几周里一直在上升。总体而言,检测呈阳性的比例超过了10%。这一比例在不同地区的波动有所不同。在欧洲,阳性率超过20%。

那么,阳性率上升,是否意味着疫情卷土重来?

新冠疫情会卷土重来吗?

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杨占秋表示,尽管一些地区的感染者有所增加,但目前新冠病毒阳性率仍低于寒冷季节,现在不太可能出现大范围流行,不必过于担心。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感染波动都呈现以半年为一周期的交替,并逐渐成为我国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为毒株的变异和阶段性免疫屏障衰减的交叉混合。

他进一步表示,根据目前对2023年5月、8月和2024年2月起的三次新冠波动流行监测结果,因毒株的不断变异和免疫屏障的阶段性衰减,新型冠状病毒已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类似,逐渐成为我国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但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已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

张文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美国新冠的重症比例来看,整体ICU的因新冠住院率维持<20%的水平较为稳定,而我国的这一比例更低。“去医院因新冠就诊患者中,需要吸氧等呼吸支持治疗的比例也较前未升高。”他表示。

“此轮新冠感染虽然处于上升阶段,但整体趋势显示,感染整体就诊人数相较于去年秋冬季高峰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不会对当前的医疗资源和人群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张文宏表示。

至于为何会在夏季出现阳性高峰,或许免疫力下降是其中一个原因。

近日,我国发布首个《中国人群免疫力数据蓝皮书》,其中提到,中国的健康人群中,免疫力轻度低下的人群超过50%,人群免疫力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新冠感染之后出现组织修复变慢、抵御其他感染能力下降、慢性炎症以及长期后遗症等诸多情况,免疫系统遭受“创伤”。而且不可忽视的是,重症新冠肺炎可引发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长期性变化。

新毒株来袭!一地感染新增1万多例,新冠病毒变得更厉害了吗?

此外,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曾在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在夏季仍有较高传播率可能受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病毒变异、个人防控措施放松、室内环境等因素影响。“夏季通常有更多的社交活动和旅行,增加病毒传播机会。天气炎热等原因可能导致人们对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有所放松。一些室内场所因为炎热封闭时间延长、通风较差,进一步增加了传播风险。”

注意!这些人要警惕重症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本轮新冠感染,年轻人症状更明显——年轻人会有轻微疼痛、发烧症状;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发烧、肺部有大片状阴影。因此,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应更加注意。

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具有以下特征或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新冠感染时住院和死亡风险更高,是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65岁老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肿瘤或免疫抑制患者、慢性肺病患者等。

在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约2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感染后进展为重症的概率是19岁及以下人群的20.42倍;中国每年新发肿瘤及风湿性免疫疾病的患者均有数百万人之多,而合并肿瘤的COVID-19患者进展为重症的风险是未合并癌症患者的3.56倍,合并免疫功能受损的COVID-19患者进展为危急重症的风险是非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2.2倍。

此外,对于中国数以亿计的心血管、糖尿病和慢性肺病患者,新冠感染同样代表着更高的重症风险。因此,对于这些人,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或者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治疗。

专家提醒,尽管新冠病毒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已趋向常态化,但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它依旧是潜在的健康威胁。在这个关键时刻,尤其需要保持警惕、遵循科学指导、及时应对症状。

我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下一步研究重点在预防

8月12日,一则“我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的消息引发关注。我国联合团队发布于《细胞研究》的报告显示,新冠病毒新变体BA.2.86及其JN.1、KP.2、KP.3等支系在受体结合结构域罕见地出现了残基483的缺失,这会为新冠病毒进化带来优势,使其变为更具适应性的流行毒株。

新毒株来袭!一地感染新增1万多例,新冠病毒变得更厉害了吗?

“目前影响新冠病毒进化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是免疫逃逸以及宿主受体亲和力的提升或下降。从群体层面来看,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打过疫苗或者感染过新冠病毒,新冠导致的死亡率会大大降低。高危人群仍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肿瘤患者等。”8月12日,该报告的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曹云龙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这一研究的联合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祥喜、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曹云龙、北京市昌平实验室教授王佑春等。此前,该联合团队率先揭示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株的免疫逃逸和适应性进化等机制。

曹云龙介绍,在新冠病毒暴发初期,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而当前因绝大多数人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或接种过新冠疫苗,免疫后的毒性则大打折扣。但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来说,他们可能本身就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或者因高龄免疫功能衰退,导致无法有效产生对应的抗体和T细胞,或是在进行肿瘤治疗,使用大量化疗、放疗及肿瘤药物,使免疫系统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对于这些人群来说,新冠病毒仍处于一个致病性较强的状态,应加强防护与治疗。

在曹云龙看来,目前我国的新冠治疗体系已经非常成熟,新冠病毒毒株的演化很难影响到当前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手段。防重症、防死亡的手段都相对完善后,研究团队接下来更加关注的是防感染,即通过更加有效力的疫苗或药物进行新冠病毒的感染预防。

那么,现在还需要打疫苗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指出:“疫苗研发的速度总是赶不上毒株变异的速度,如果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功能去抵抗新毒株的‘进攻’,就会出现新一轮的流行高峰。”因此,对于部分高危人群来说,准备好抗新冠病毒药物依然有必要性。

至于普通人群是否还有必要继续接种新冠疫苗?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应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疫苗接种建议,并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暴露风险和当地疫情形势,做出决策。

“目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虽然疫情形势相对平稳,但仍存在局部散发和小规模流行的风险。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增强对病毒的免疫力。”卢洪洲说。

他介绍,最近研究显示目前的疫苗组分结合奥密克戎突变株的感染史,能够有效激发针对奥密克戎不同突变株的广谱和高效的抗体反应,为机体提供更好的保护。

此外,大家还需注意日常的防护,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加强通风,注意增强免疫力,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等等。

责编|亦一 米子

本文来自作者[诗菱]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tcode.vip/rcfx/202509-16651.html

(76)

文章推荐

  • 魔兽世界战士宏魔兽世界战士一键宏制作

    求魔兽世界战士PVP实用宏宏1:/cast战斗姿态/equip武器名字/equip盾牌名字/cast盾击这个宏用于切换到战斗姿态,装备武器和盾牌,并释放盾击。宏2:/cast战斗姿态/equip武器名字/equip盾牌名字/cast法术反射同样用于战斗姿态,但释放法

    2025年03月08日
    113
  • 奸情技巧摇钱树开挂神器!专业师傅带你一起了解(详细教程)(看了鸨鸟怎么交配)

    文|光芒四射编辑|光芒四射据说关注我的人,最近都发了笔横财!想要财运upupup,就赶紧加入关注的队伍吧!祝您日进斗金,盆满钵满!“老鸨”,一个带有浓厚历史色彩的词汇,如同穿越时空的回响,将我们拉回到古代社会那个充满神秘和传奇的世界,她们,是青楼的掌舵人,是“姑娘”们的引路人,也是古代社

    2025年03月22日
    67
  • 奸情技巧中至余干六副有挂吗!专业师傅带你一起了解(详细教程) (资治通鉴|第184卷)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隋纪八恭皇帝下义宁元年(丁丑、617)   [1]六月,己卯,李建成等至晋阳。  [1]六月,己卯(疑误),李建成等人到达晋阳。  [2]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

    2025年03月23日
    90
  • 电镀中间体电镀中间体IME与IZE区别

    巴斯夫电镀中间体HD介绍巴斯夫电镀中间体HD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化学名称为2,5己炔二醇,分子式为C6H10O2,分子量为111g/mol。它的浓度范围在78%-82%,密度为01-03g/cm,pH值在5-5之间,能够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采用镀镍光亮剂中间体目前是光亮剂生产的主要方式。20世

    2025年04月05日
    78
  • 鑫富药业鑫富药业的现状

    国内最大原料药龙头股1、国内最大原料药龙头股共有5只,分别是:广济药业(000952)、新和成(002001)、鑫富药业(002019)、浙江医药(600216)、东北制药(000597)。以下是这些龙头股的简要介绍:广济药业:成立于1969年,是以生产、销售医药原料药及制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

    2025年04月19日
    68
  • 内部备忘录显示《商业内幕》裁员 21%

      一份内部备忘录周四显示,《商业内幕》(BusinessInsider)正在裁掉约21%的员工,这家财经新闻媒体正应对搜索流量萎缩和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增加的问题。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获取新闻摘要(这正侵蚀网站流量),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公司加入了多家进行业

    2025年05月30日
    49
  • 央行等六部门: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登录新浪财经APP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6月24日金融一线消息,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贯穿于金融业务全流程、各环节,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披露,规范产

    2025年06月24日
    48
  • 河北十大旅游景点河北十大旅游景点推荐

    河北省旅游必去十大景点1、河北省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排名为河北十大旅游景点:承德避暑山庄、山海关(老龙头)、白洋淀、野三坡、西柏坡、清东陵/清西陵、北戴河、娲皇宫、正定隆兴寺、金山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河北十大旅游景点,兼具南秀北雄之美河北十大旅游景点,夏季避暑胜地。附近的外八

    2025年07月27日
    18
  • 北京至青岛的高铁列车及时刻表北京至青岛的高铁列车及时刻表及票价

    北京到青岛高铁1、北京到青岛的高铁旅程大约需要3至4小时。根据携程火车票网站的数据显示,旅客从北京出发,可以选择在北京西站或南站乘坐高铁。抵达青岛的高铁在沿途设有多个站点,整个行程时间根据具体高铁班次可能会有所不同。高铁作为快捷的出行方式,已经成为连接北京和青岛之间的重要交通工具。2、北京至

    2025年07月28日
    107
  • 既怕错过又怕买错 提升权益投资或可从“固收+”开始

      7月23日,上证指数于年内首次突破3600点关键点位,权益资产投资热度升温,但连续上涨又多少让人“恐高”。在此背景下,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如何参与其中?或可考虑关注“固收+”。  提升权益资产比例,为何可关注“固收+”?  所谓“固收+”,主要包括“固收”和“+”两部分。整个投资组合以固定收

    2025年08月05日
    20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诗菱
    诗菱 2025年09月28日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诗菱”!

  • 诗菱
    诗菱 2025年09月28日

    希望本篇文章《全国疫情高峰感染高峰进度(新毒株来袭一地感染新增1万多例)》能对你有所帮助!

  • 诗菱
    诗菱 2025年09月28日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诗菱
    诗菱 2025年09月28日

    本文概览:...

    联系我们

    邮件:发展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